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实行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实行氟桂利嗪胶囊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经颅多普勒血管检查,观察组在椎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推荐文章
眩晕灵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眩晕
眩晕灵
随机双盲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头针结合天麻葛根颗粒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头针
天麻葛根颗粒
证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辩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00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家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临床效果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43
字数 2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兆峰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辨证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临床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45-1301/R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8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3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