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心理、睡眠、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血液中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9例,男93例,女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1例,观察组9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炎利胆片.两组均连续行8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0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量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及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依从性、典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评分.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均<0.0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均<0.0005.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状态、情感活动评分比较,P均<0.0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状态、情感活动评分比较,P均<0.0005.两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状态、情感活动评分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干预前后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干预后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干预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干预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恶心呕吐、胃脘胀痛、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嗳气评分比较,P均<0.0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恶心呕吐、胃脘胀痛、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嗳气评分比较,P均<0.0005.两组干预后恶心呕吐、胃脘胀痛、胸骨后疼痛、烧心、反酸嗳气评分比较,P均<0.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完全依从、依从变化比较,P均<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不依从变化比较,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完全依从、依从、不依从变化比较,P均<0.005.两组干预后完全依从、不依从变化比较,P均<0.005;依从变化比较,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从身心到分子水平均有较好的影响,治疗上加用消炎利胆片促进肠蠕动与胆汁排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