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南方平原河网地区稻田径流排水特征,构建了1种多孔板型生态沟渠,采用大田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水生植物配置情况下的面源污染阻控效果,结果表明,配置梭鱼草和菖蒲的生态沟渠对N的拦截效果略优于茭白,水质停留时间72 h后,TN去除率分别为44.4%、39.9%;配置梭鱼草的生态沟渠对SS和P的拦截效果显著优于其他2种植物,去除率分别可达66.4%、52.2%,均为传统排水渠的2.0倍以上,优势在于其茎叶具柔韧性且株高相对低,适合配置于水田生态沟渠中。
推荐文章
水生植物对生态沟渠底泥磷吸附特性的影响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底泥磷吸附
Langmuir方程
水生植物刈割对生态沟渠中氮、磷拦截的影响
生态沟渠
刈割
氮磷拦截
去除效率
深圳洪湖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
水生植物
植物配置
生态功能
中国水生植物群落构建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水生植物
优化配置
功能分区
生态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水生植物配置生态沟渠稻田面源污染阻控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净化效果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面源污染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净化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环境科学
双月刊
大16开
上海市钦州路50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3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1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