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雄性不育技术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三系法”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已经在水稻等主要作物的杂交制种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存在着资源利用效率低、育性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诸多问题.近三十年来,利用生物技术创建不同类型的植物雄性不育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主要针对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的基因工程雄性不育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特别详细地描述了本实验室最近研究创制的玉米多控不育技术体系,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推荐文章
在杂交作物分子育种中利用普通核雄性不育的几个可能途径
普通核雄性不育性
诱导启动子
叶绿体转化
基因开关
杂交作物
烤烟雄性不育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
烤烟
雄性不育杂交种
制种技术
花粉
柱头
王米雄性不育育种技术
玉米
雄性不育
育种
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谷子
雄性不育系
利用
问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生物技术创建主要作物雄性不育杂交育种和制种的技术体系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杂种优势 玉米 水稻 小麦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7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3/j.cb.201801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杂种优势
玉米
水稻
小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月刊
1671-8135
11-4816/Q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1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96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453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