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北京市和厦门市大气CO2及δ13C进行观测,研究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CO2浓度及δ13C的季节和昼夜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北京市和厦门市CO2浓度均呈现秋冬季高于春夏季,而δ13C秋冬季低于春夏季,季节差异原因可能是秋冬大气边界层降低,化石燃料消耗增加,贫13C的CO2气体大量排放.观测期间,两个城市日变化模式均表现为CO2夜间高于白天,δ13C夜间低于白天;且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两地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δ13C有不同程度降低.冬季,北京市由于受西、北部高山阻挡,在东南风条件下使得其夜间大气CO2浓度显著增高,δ13C值则显著降低.根据两地新增CO2的δ13C值(δs)推测,北京市受到煤炭燃烧贡献较大,厦门市季节差异较大,推测受植物排放CO2速率及气象条件等共同影响.
推荐文章
北京市四环路及路旁绿地CO2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城市生态系统
CO2浓度
δ13C
来源
北京市交通干道空气中CO2和δ13C变化及来源分析
城市系统
稳定同位素
CO2浓度
车流量
交通拥堵
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内CO2浓度及其δ13C值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
稳定同位素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环境因子
景德镇地区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
大气CO2浓度
变化特征
数据筛分
景德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市和厦门市大气CO2浓度及δ13C值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地球环境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 δ13C 季节变化 昼夜变化 Keeling曲线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5/JEE18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森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8 65 5.0 7.0
5 牛振川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73 3.0 4.0
7 冯雪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10 2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气CO2浓度
δ13C
季节变化
昼夜变化
Keeling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4-9901
61-1482/X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