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和摆脱工作面相邻破坏区火灾威胁,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充分对比分析全断面放顶煤和分阶段放顶煤对采空区氧化带和漏风矢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阶段放顶煤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采空区漏风速度,能够明显改变漏风方向,降低向采空区回风侧的漏风,可以使上端部自燃氧化带范围降低为原来的1/3左右.各项指标优势明显,充分论证说明分阶段放顶煤对采空区漏风的控制作用和工作面回采期间安全穿越巷道附近老火区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推荐文章
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变质程度
控制
储集层
孔隙度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实验室试验
煤层特征对综采放顶煤工艺的控制作用
煤层
综采
控制作用
放煤方式
武乡县放顶煤开采安全技术分析
煤矿
放顶煤开采
安全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阶段放顶煤对采空区漏风控制作用
来源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倾角厚煤层 穿越老火区 分阶段放顶煤 采空区 漏风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X9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56/j.issn.1008-0562.2018.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庆杰 125 1087 15.0 27.0
2 吴宪 28 257 9.0 15.0
3 董子文 19 53 5.0 7.0
4 景所香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25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倾角厚煤层
穿越老火区
分阶段放顶煤
采空区
漏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8-0562
21-1379/N
大16开
辽宁省阜新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527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