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把卧式气液分离器放置在冷库内部,应用于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中.在不同实验工况下,对比研究供液高度为0.8、1.0、1.2和1.6m下的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压缩机功率、CO P、蒸发温度和传热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库温度高于-16.5℃,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的CO P随供液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冷库温度低于-16.5℃时,供液高度为1.0 m的重力再循环供液系统的CO P最大;相同蒸发温度下,采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的冷库温度比采用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冷库温度低8.0℃左右,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能够达到更低的冷库温度;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相比,冷库温度越低,系统制冷量、性能系数和蒸发器传热系数增加幅度越大,低冷库温度下的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运行性能越好.
推荐文章
在氨制冷重力供液系统中设置汽液再分离器的作用
氨制冷
重力供液
汽液再分离器
空气分离器在氨制冷系统中作用简析
不凝性气体
氨应力腐蚀开裂
空气分离器
固体吸附制冷系统中的气液回热
吸附
制冷
气液回热
循环
基于膜分离器的NH3-H2O-LiBr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研究分析
吸收式制冷
模拟
性能系数
AspenPlus
膜分离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置卧式气液分离器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 卧式气液分离器 直接膨胀 供液高度 性能系数 传热系数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38/j.issn.1671-8097.01709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润清 天津商业大学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67 216 10.0 11.0
10 张秋玉 天津商业大学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 2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力再循环
卧式气液分离器
直接膨胀
供液高度
性能系数
传热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1-8097
21-1472/T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26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