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群己关系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之辨。当前,学术界对儒家群己观的认知存在两种观点:一、调和论。儒家对'群'与'己'并非偏于一端,而是取中而处。二、重群论。儒家的'己'以'群'为价值导向,并最终归趋于群。儒家群己观与现代群己观相比较,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分:一、儒家群己观预设了'群'与'己'的价值统一,'和谐'为其取向;现代群己观预设了'群'与'己'的分离,'冲突'为其价值取向。二、儒家群己观是一种义务论;现代群己观则是一种权利论,并具有鲜明的'非价值'特征。三、在公共精神方面,儒家群己观的公私边界意识模糊和伦理特质使其无法生发出'公共性';现代群己观有着明确的公私边界,公共领域中权利规则取代了公共善,道德和价值被归属于私人领域,这使其从根本上否定了公共精神的合理性;现代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保守主义等则力图重新复兴公共精神。客观认识儒家群己观,除了比较视角之外,还要求我们超越形而上学模式。在现实应用层面,儒家群己观对于建构中国梦的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启迪。
推荐文章
论儒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
法律思想
现代价值
儒家义利观的当代价值解析
儒家
义利观
当代价值
论儒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
法律思想
现代价值
略论儒家生命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学说
生命伦理学
现代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儒家群己观的现代价值考察及应用尝试
来源期刊 儒学与文明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儒家 群己观 中国梦
年,卷(期) rxywm_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0
页数 16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豪杰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儒家
群己观
中国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儒学与文明
年刊
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
总下载数(次)
1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