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罗布麻叶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的作用,现在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准确的化学分析可以为罗布麻叶中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其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HPLC-DAD-ESI-IT-TOF技术对罗布麻叶指纹图谱中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应用HPLC-DAD技术对24批罗布麻叶中的16个主要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考察了不同采收期罗布麻叶的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通过对罗布麻叶化学成分的解析,本研究共指认了 30个化学成分,其中5种化合物为首次从罗布麻叶中指认.24批罗布麻叶中主要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表明,5月份罗布麻叶中酚酸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因此,建议确定5月份为其最佳采收期.罗布麻叶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对提高罗布麻叶质量以及保证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罗布麻鲜花
GC-MS分析罗布麻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罗布麻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罗布麻叶
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谱效关系
HPLC法
化学计量学辅助分析罗布麻中的黄酮类成分
罗布麻
黄酮类成分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HPLC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罗布麻叶中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及其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罗布麻叶 含量测定 最佳采收期 HPLC-DAD-ESI-IT-TOF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1-26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弘 34 441 13.0 20.0
2 陈世忠 58 815 18.0 27.0
3 张笑天 4 83 2.0 4.0
4 仝令坤 1 0 0.0 0.0
5 郭宁宁 2 0 0.0 0.0
6 韩雅 3 0 0.0 0.0
7 王岱东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布麻叶
含量测定
最佳采收期
HPLC-DAD-ESI-IT-TOF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