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3种食木性蜚蠊:滇南隐尾蠊、哈巴隐尾蠊和长白隐尾蠊的触角感器.在本文中对上述3种隐尾蠊的触角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3种隐尾蠊触角无明显差异.观察并测量了6种主要的感器类型: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小头感器.结果发现,在3种隐尾蠊触角上毛形感器是最丰富的感器.统计表明感器在3种隐尾蠊种间和两性间存在一些差异.与其他蜚蠊和白蚁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它们在生活习性上的差异.综上所述,感器的形态描述和统计分析不足以对3种隐尾蠊进行分类鉴别,不宜作为种级单元分类特征.
推荐文章
中国小蠊属分类研究及-新种记述(蜚蠊亚目:姬蠊科)
蜚蠊
小蠊属
分类
广布种
新种
中国
米象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取食偏好性
米象
超微结构
嗅觉行为
种群生长发育
等钳蠊螨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结构研究
等钳蠊螨
外部形态
解剖结构
生长龄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木性隐尾蠊属的触角感器特征及分类意义探究(蜚蠊目:隐尾蠊科)
来源期刊 昆虫分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蜚蠊 触角 扫描电镜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2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11680/entomotax.2018013,ISSN 2095-86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蜚蠊
触角
扫描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分类学报
季刊
1000-7482
61-1084/Q
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昆虫博物馆55号信箱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20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5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