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阐明水稻-再生稻体系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以深两优5814为材料,在养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于水稻关键生育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孕穗期、齐穗期、灌浆期、完熟期)进行取样,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研究头季稻和再生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及分配、转运规律.[结果]头季稻总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茎、叶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分别在分蘖-齐穗期和孕穗前,增长量分别占其最大积累量的81.1%和43.8%,且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灌浆-完熟期之间没有明显降低;从齐穗期至灌浆中期是穗的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在此期间增加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量的58.8%.再生稻的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在灌浆期和齐穗期达到最大;头季稻桩的干物质积累量从头季收割后呈下降趋势.养分吸收结果显示,头季稻氮的总积累量以及茎、穗两个器官的氮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相似,磷和钾的总积累量在灌浆后期降低;茎和叶的各养分积累量分别在齐穗期和灌浆期达到最大.头季收获后,头季稻桩的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茎和叶的养分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少,穗的养分积累量则表现为不断增加.从齐穗期到完熟期,各器官的氮转运量表现为叶>茎>头季稻桩,磷转运量表现为茎>头季稻桩>叶,钾转运量表现为头季稻桩>叶>茎.[结论]头季稻孕穗期至灌浆中期是其干物质和养分的快速积累期,从头季收获至再生季齐穗期间是再生稻干物质及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头季稻桩中的养分会在头季收获后转移至再生器官中.满足头季稻抽穗灌浆期间的养分需求,及时补充再生芽萌发生长期间的养分供应是水稻-再生稻体系高产的基础和保障.
推荐文章
直播冬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轻简化
直播
甘蓝型冬油菜
养分积累量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肥料增效剂
玉米
干物质积累
氮养分吸收
砂姜黑土区不同品种花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差异
砂姜黑土
花生
品种
干物质积累
养分需求
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甘蓝型油菜
油蔬两用
干物质
二次分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再生稻体系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来源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干物质 养分积累 吸收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143|S511.062
字数 8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19/j.1001-7216.2018.7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坤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30 3100 29.0 50.0
2 任涛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4 401 12.0 19.0
3 丛日环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2 506 12.0 22.0
4 王森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6 1.0 2.0
5 汪洋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5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3)
共引文献  (1559)
参考文献  (4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3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再生稻
干物质
养分积累
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稻科学
双月刊
1001-7216
33-1146/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内
3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28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