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构成全球人口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虽然常规治疗方法在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方面有着稳定和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新的药物以及常规心脏外科手术在延长5年生存率方面并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基因治疗是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重组DNA技术的发展而引入的.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基于载体的基因转导策略在动物模型以及初步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基因治疗可能会为CHF提供理想的替代治疗方案.20年来,研究者针对心力衰竭基因治疗的不同基因,不同信号转导通路和不同转导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CHF基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最有效的心肌转染减少不良重塑和增加收缩力.在本文中,将总结多种心力衰竭模型中的基因转导技术,讨论这些转导策略在基于载体介导的心脏基因转导系统中的优势和不足,并着重论述基于外科方法的再循环转导技术.
推荐文章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伊伐布雷定
左西孟旦
抗凝药
LCZ696
综述
心力衰竭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基因治疗
分子机制
中医分期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中医
分期
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因转导技术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再循环转导技术 基因转导 基因治疗,心脏 慢性心力衰竭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捷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121 334 9.0 13.0
2 杨建新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40 105 5.0 8.0
3 邢万红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24 97 5.0 8.0
4 尹志强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循环转导技术
基因转导
基因治疗,心脏
慢性心力衰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0785
11-9147/R
16开
北京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617室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08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