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环状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具有高度保守性、组织发育特异性和稳定性.环状RNA在多种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临床特征存在相关性,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对差异表达的环状RNA进行分析可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调控通路,为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环状RNA通过外泌体进入血液,其携带的组织细胞信息,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外周血环状RNA含量受组织细胞内调控,可作为一种诊断标记物用于疾病诊断.通过检测且外周血环状RNA,有望实现疾病的非侵入性检查,对不易获取病理组织的深部组织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微钙化在良、恶性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乳腺X线摄影
微钙化
乳腺疾病
诊断
EB病毒系列检测在小儿EBV感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EB病毒
EB病毒系列抗体
小儿
EBV感染
血清G-CSF检测在小儿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G-CSF
发热性疾病
鉴别诊断
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
非编码RNA
微RNAs海绵
基因转录
心血管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周血环状RNA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周血 环状RNA 外泌体 疾病 生物学诊断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50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18.01.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淑华 东南大学医学院 25 91 4.0 9.0
2 陈阳 东南大学医学院 41 13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周血
环状RNA
外泌体
疾病
生物学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