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庚子之變是近代中國創傷性經驗的歷史關捩點,也引發了悲情書寫的機制。本文討論世紀之初一群在京文人的詩詞寫作,特别圍繞兩個相關的個案:對珍妃之死的回應,以及王鵬運、朱祖謀與劉福姚等篝燈酬唱而完成的兩部詞集《庚子秋詞》與《春蟄吟》。各種幽微曲折的心思,託喻性的整體風格,鑲嵌繁複的典故,共同成就了那一時期的詞學風貌。集體的唱酬進一步劃分或强化了知識群體,爲有共同文化信念的文人提供表達的機緣、情感慰藉的場域。在這類高度風格化的書寫中,女性的符號成爲其中最活躍的修辭要素。本文探討創傷、隱喻、女性身體與家國想像這些交相糾結的命題,以及托喻作爲一種古老的'詩用'行爲對於晚清士大夫階層的意義。
推荐文章
湖溪水质与喻家湖水质的评价和比较
水质评价
水质比较
污染
《杨修之死》教学三疑
杨修
曹操
大智慧
小聪明
试论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的艺术成就
翻译
戏剧
观众
归化
简练
口语
性格化
一曲本色英雄的千古绝唱--从“矛盾”切入解读《项羽之死》
矛盾
文本细节
项羽之死
人物形象
本色英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落葉哀蟬曲:珍妃之死·香草美人·家國之喻
来源期刊 岭南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寓言 創傷 比興寄託 有情的共同體 庚子文學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94
页数 32页 分类号 I207.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吳盛青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寓言
創傷
比興寄託
有情的共同體
庚子文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学报
半年刊
16开
香港新界屯门岭南大学中文系
192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