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与文化丰富的国家,应该用中国自己的文化资料来解释自己的历史,而不必依靠别国的文化来解释.从分析中国文化资料来看,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特点是“礼仪”,而不是“权理”.“权理”是罗马文化的概念,在中文里没有.在“礼仪”社会中,以体力劳动(“劳力者”)与脑力劳动(“劳心者”)为基础,划分社会分工模式,这是儒家思想家独有的分析.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儒家的非物质资本思想遗产怎样发展,儒学传统如何继续影响中国的历史.
推荐文章
浅议儒家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文化
和谐思想
和谐社会
积极意义
封建法律儒家化与社会变迁关系探究
封建法
儒家化
削藩
新五刑
东方专制主义
血缘属性
儒家修身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借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修身方法
价值观内化
儒家经典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儒家经典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儒家与社会
来源期刊 跨文化对话 学科
关键词 儒学传统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 劳心者 劳力者 非物质资本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3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儒学传统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
劳心者
劳力者
非物质资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跨文化对话
半年刊
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