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力扶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以下称笔者单位)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入院时伴有休克的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液体复苏过程中是否应用去乙酰毛花苷和乌司他丁分为心力扶持组(3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以第三军医大学补液公式为基础行常规液体复苏至伤后48 h.心力扶持组患者另将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以首次剂量0.4~0.6 mg加入20 mL的100 g/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每6~8小时补充0.2~0.4 mg,每日总量不超过1.6 mg;将注射用乌司他丁1×105U加入到100 mL的50 g/L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2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均按笔者单位常规方案执行.统计2组患者如下指标.(1)伤后48 h内的每小时尿量和伤后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剩余碱、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白蛋白.(2)伤后第1、2个24 h电解质、胶体输入量以及伤后48 h内总补液量.(3)伤后48 h的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肌酐.(4)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及死亡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earsonx 2检验、连续校正x2检验. 结果 (1)2组患者伤后48 h内的尿量和伤后48 h的心率、MAP、CVP、HCT、血白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50、0.488、0.805、0.562、1.742、0.696,P>0.05);心力扶持组患者血乳酸和剩余碱水平分别为(4.2±2.2)、(-4.3±2.0)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1.7)、(-6.0±3.1)mmol/L(t=3.249、2.480,P<0.05或P<0.01).(2)2组患者仅伤后第1个24 h胶体输入量无明显差异(t=0.642,P>0.05),心力扶持组患者伤后第1个24 h电解质输入量、第2个24 h电解质和胶体输入量以及伤后48 h内总补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2.703、4.223、3.437、2.515,P<0.05或P<0.01).(3)心力扶持组患者伤后48 h CK、CK-MB、LDH、TBA、ALT、AST、β2-MG、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6、3.963、3.225、2.943、2.431、3.084、4.052、2.915、3.353,P<0.05或P<0.01).(4)心力扶持组患者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x2=5.514、6.984、4.798,P<0.05或P<0.01),2组患者心力衰竭、肺水肿、肾功能衰竭及脓毒症等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314(脓毒症),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同时采取强心和保护心肌措施,有助于改善细胞组织缺氧代谢、减少补液量、减轻脏器缺血缺氧性损害,为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奠定基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力扶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延迟复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补液疗法 延迟复苏 心肌损害 去乙酰毛花苷 乌司他丁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烧伤休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国安 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33 87 6.0 8.0
2 袁仕安 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16 64 5.0 7.0
3 肖荣 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13 30 3.0 5.0
4 胡东升 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全军烧伤中心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0)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休克
补液疗法
延迟复苏
心肌损害
去乙酰毛花苷
乌司他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