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明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及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 L.)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采用人工模拟方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0(15 mg·L-1COD,0.2 mg·L-1TN,0.02 mg·L-1TP)、T1(80 mg·L-1COD,15 mg·L-1TN,2 mg·L-1TP)、T2(160 mg·L-1COD,30 mg·L-1TN,4 mg·L-1TP)和T3 (320 mg·L-1COD,60 mg·L-1TN,8 mg·L-1TP),研究这3种植物对不同浓度污水的净化能力及其抗性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宽叶香蒲、茭白及黄花鸢尾对 T1、T2、T3污水中的 COD、TN 和 TP 均有较高的净化率.同一浓度污水处理下,各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均无显著差异,黄花鸢尾对TP的去除效果最好,茭白对TN的去除效果表现最佳.T1污水处理没有增加3种植物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污水浓度的升高,T2、T3污水处理下3种植物MDA含量明显上升,表明污水浓度的增加引起3种植物体内膜脂过氧化加剧.此外,污水胁迫也导致了3种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茭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宽叶香蒲的过氧化物酶(POD)可能在其自由基的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协同作用代表了宽叶香蒲和黄花鸢尾抵抗污水胁迫的一种防御策略,黄花鸢尾体内脯氨酸的积累可能在其抵抗污水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上,宽叶香蒲、茭白和黄花鸢尾对不同污染负荷水体均有较高的净化效果,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脯氨酸的合成来减少逆境胁迫引起的氧化伤害,高污染负荷水体对3种植物有胁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