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3年初,玉树州博物馆对辖区内通天河流域岩画进行了系统调查,新发现1230幅岩画(1700余个体)。根据岩画的类型特征和制作技法,可把通天河流域岩画分为东西两个大区,西区是通天河上段流域,即通天河与楚玛尔河(曲麻莱河)汇合口以上地区,东区是通天河下段区域,即楚玛尔河汇合口以下至玉树的巴塘河口,东区岩画又可细分为三个小区。通天河流域的岩画,整体上以动物岩画为主,牦牛、鹿分别是东、西区的主要题材,还有符号、人物、佛塔、车辆等主题岩画,两区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特点。通过对岩画的打制方法、车辆岩画及鹿岩画的类型学分析可知,认为以通体凿刻为主要技法的岩画年代最早,可能早至殷商时期,线型凿刻技法的岩画年代为周初至战国,线刻法的岩画年代为战国至西汉,磨刻法的岩画年代为秦汉时期,磨划为主的岩画时代为公元7~9世纪的吐蕃时期。
推荐文章
通天河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生态环境
影响
研究
水电建设
通天河
青海省通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水能资源
开发利用
开发措施
通天河流域
长江源区通天河基流的计算与分析
长江源区
通天河
基流
改进加里宁方法
全球气候变暖
通天河及江源区草畜平衡初步分析
载畜能力
草畜平衡
通天河及江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天河流域岩画研究
来源期刊 考古学集刊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青海 通天河流域 岩画 商周时期 汉唐时期
年,卷(期) kgxjk_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7,305-308
页数 1页 分类号 K879.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海
通天河流域
岩画
商周时期
汉唐时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考古学集刊
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