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究河流污泥与煤混合是否会优于单煤热解,为能源节约与合理运用提供理论参考,利用综合热重分析法将采集的新汴河污泥和任楼煤矿煤样及其混合物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其质量分数与热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与煤有着不同的热解过程,污泥可以影响煤的热解并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热流值,当污泥的掺混比例为40%时热流曲线发生明显变化,混合物热流值与纯煤热流值的比值约为1.28,说明污泥和煤混合热解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发现,污泥的疏松结构可为煤粒提供空间,使其更好地进行热解反应,并且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有机质都会积极地影响煤热解.
推荐文章
调理剂对深度脱水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深度脱水
污泥
热解
P-B设计
影响权重
神木煤与生活污泥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生活污泥
共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分析
催化剂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煤热解
催化剂
热解产物
催化效果
反应气氛
热解工艺
污水污泥气化焦油热解特性的研究
污水污泥
气化焦油
污水处理工艺
热解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汴河污泥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能源技术与管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污泥与煤 热解特性 掺混比例 热解效率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05
字数 2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943.2018.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松宝 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90 66 4.0 6.0
2 余永琪 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吴凯 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污泥与煤
热解特性
掺混比例
热解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32-1735/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