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玉米花生间作是确保粮油均衡增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探明玉米花生间作不同行位间花生植株生长的差异,为完善玉米花生间作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单作花生为对照,系统研究了玉米花生2:6间作模式对不同行位间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作花生较单作花生株高增加,主、侧茎叶数减少,叶面积指数降低,有效分枝数量减少;同为间作花生,不同行位间随着与玉米距离的增大、遮阴程度的减少,株高降低,主、侧茎叶数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有效分枝和果针形成数量增加,与单作花生的生长差异逐渐减少。研究结果明确了间作花生不同行位间植株生长受玉米影响的程度,可为进一步优化玉米花生间作行比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间作玉米
光合特性
羧化效率
产量形成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的研究
玉米
花生
间作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灭菌土壤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研究
花生
玉米
混作
灭菌土壤
Fe营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花生 间作 植株生长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月福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58 962 17.0 30.0
2 邹晓霞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21 51 4.0 6.0
3 张晓军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20 66 6.0 7.0
4 王铭伦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51 677 16.0 25.0
5 张甜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4 5 1.0 2.0
6 相云秋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生
间作
植株生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