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冻融期(5—9月为融期,10月—翌年4月为冻期)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推荐文章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冻融过程水热变化特征
高寒草地
冻融过程
水热变化
藏北高原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浅层土壤冻融作用特征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土壤
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对高寒草地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冻融作用
土壤特性
养分转化
植被生长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冻融一水蚀凹陷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
土壤呼吸
冻融—水蚀凹陷
高寒沼泽草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南部冻融区高寒草地土壤温度变化及热量传输特征
来源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气侯系统变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4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49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8.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秉荣 60 490 13.0 19.0
5 韩炳宏 2 9 1.0 2.0
6 孙瑛 1 1 1.0 1.0
7 赵恒和 1 1 1.0 1.0
8 石明明 3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6)
共引文献  (32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双月刊
1673-1719
11-5368/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候中心
80-46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5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