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土壤有机碳氮是影响土壤肥力与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而耕作是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为优化农田耕作管理、实现固碳减排、保护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基于山西寿阳(SSY)、山西临汾(SLF)、河北廊坊(HLF)和吉林公主岭(GZL)四个长期定位试验,选择传统耕作(CT)、免耕(NTN)和浅旋耕(NTD)三个耕作处理,分析了0-8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氮的储量分布. [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浅旋耕显著降低褐土(寿阳)容重,免耕增加黑土(公主岭)容重,保护性耕作对沙性土(临汾)和潮土(廊坊)的影响很小.2)耕作影响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与传统耕作处理相比,黑土(公主岭)采用免耕和浅旋耕可显著提高0-60 cm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免耕可提高褐土(寿阳)0-50 cm的有机碳含量;沙性土(临汾)、潮土(廊坊)免耕由于表层秸秆覆盖可提高0-15cm土壤有机碳含量,但降低15-50 cm层土壤碳储量;潮土(廊坊)15-60 cm土层,浅旋耕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而免耕则相反.3)免耕处理的潮土(廊坊)土壤氮储量比传统耕作高出260 kg/hm2,差异不显著;黑土(公主岭)免耕和浅旋耕土壤氮储量则分别高出112 kg/hm2和207 kg/hm2,差异显著,保护性耕作降低临汾和寿阳1m深土壤的氮储量.4)保护性耕作加剧了0-20 cm沙性土和潮土壤氮储量的分层,对黑土(公主岭)和褐土(寿阳)土壤碳储量的层间分布影响很小. [结论]耕作影响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免耕可以增加褐土的碳储量和潮土的氮储量,免耕和浅旋耕配合秸秆覆盖可显著增加黑土的碳、氮储量.因此,免耕适用于褐土和潮土,免耕和浅旋耕适用于黑土,沙性土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不显著.
推荐文章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氮效应的影响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
土壤肥力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
氮利用
保护性耕作在不同气候区域研究现状
耕作方式
气候区域
作物产量
土壤质量
保护性耕作对太行山前平原土壤质量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质量
土壤有机碳层化
S指标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氮储量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氮
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农田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9-154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7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82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雪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1 1448 20.0 38.0
2 李晓秀 31 526 9.0 22.0
3 李倩 24 235 8.0 15.0
7 吴会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2 373 10.0 12.0
8 宋霄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 6 1.0 1.0
9 王碧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1)
共引文献  (689)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9(40)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田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