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特低渗透油层CO2驱效果好而气源有限、N2驱气源广而效果差的实际情况,以YS油田为实际背景,依据该油田地层及流体物性参数,对连续注CO2、CO2和N2混注以及CO2前置段塞+N2等三种驱油方式进行了一维数值模拟,研究了CO2混入N2后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尺寸CO2前置段塞+N2驱油过程中CO2和N2在油相气相中的分布规律,以及C2-C4和C22+在油相中的摩尔分数变化,对比了不同驱油方式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层CO2与N2复合驱不宜采用CO2与N2混合气驱方式,而应采用CO2段塞+N2的驱油方式;且一次注入的CO2段塞至少应有0.3 PV才能有效地阻止N2的窜逸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于此同时,0.3 PV CO2段塞+N2的驱油方式不仅可以减少CO2用量,而且可以充分发挥CO2与N2各自的优势,获得与连续注CO2驱相同的驱油效果.
推荐文章
N2优先渗透ZIF-8复合膜的制备及其CO2捕集
ZIF-8
二次生长
烟道气
CO2捕集
低渗透砂岩油藏CO2驱储层堵塞机理研究
CO2驱油
低渗透砂岩油藏
储层堵塞
堵塞机理
Saskatchewan东南Midale天然裂缝地层三次CO2驱替的岩心驱替研究
油藏
岩心驱替
实验研究
天然裂缝
CO2注入
低渗透油藏CO2、水交替驱提高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CO2、水交替驱
采收率影响因素
躯替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特低渗透油层CO2与N2驱替方式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层 CO2驱 N2驱 非烃类气驱 混相驱 油藏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三次采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3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48
字数 48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18010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涛平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13 3.0 3.0
2 赵斌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3 1.0 1.0
3 贺如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5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特低渗透油层
CO2驱
N2驱
非烃类气驱
混相驱
油藏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