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青少年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2名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在粘接托槽前、粘接托槽半年后、粘接托槽1年后及拆除托槽时4个时间点,检查患者所有恒牙牙釉质脱矿情况,并收集调查问卷,记录分析拟调查因素,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固定正畸治疗后,78.8%的患者发现新发白垩斑,53.8%出现新发龋.其中上切牙为白垩斑最好发牙位,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为龋最好发牙位.氟斑牙患者不易患白垩斑(RR=0.081).使用非自锁托槽患者有易患白垩斑的趋势(RR=0.750).口腔卫生差者更易出现新发白垩斑及新发龋,治疗前有龋者更易出现新发龋(P<0.05).结论:患者在固定正畸过程中出现新发白垩斑,多与氟牙症、托槽类型及口腔卫生有关;出现新发龋与口腔卫生及治疗前的患龋情况有关.
推荐文章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正畸固定
后牙釉质脱矿
危险因素
处理方法
治愈率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
护理干预
固定矫治
牙釉质脱矿
正畸牙釉质脱矿与应用3种不同牙刷的比较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正畸专用牙刷
普通牙刷
牙间刷
釉质脱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定正畸青少年患者牙釉质脱矿的相关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牙釉质脱矿 白垩斑 龋病 固定正畸 青少年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83.5|R781.2
字数 35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18.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雅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口腔科 2 2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牙釉质脱矿
白垩斑
龋病
固定正畸
青少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月刊
1003-1634
42-1182/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2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9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