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2009-2013年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通量受海表大风、海气温差及海洋环流等因子影响,秋冬季节强烈,春夏季节相对较弱,在寒潮活跃的冷季该海域的海流处于弱流期,风浪对海面通量的作用明显增强.海温特征也显示冷季的不稳定性显著强于暖季,因此该海域冷季具有更强的海气热量通量.沿岸站点的比较显示,南部吕泗站面向更开阔的东海海域,其平均波高高出北部20%左右.这与沿海南部通量强于北部特征对应.数值模拟显示,在寒潮过程中,海气界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比多年月平均状态显著增强,动量通量增大1~5倍,热量通量增大1~6倍.寒潮过程入海冷锋走向、强度、移动方向显著影响海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大值区的分布.偏北路寒潮纬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东部大于西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东北部,而偏西路寒潮经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南部大于北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南部.同时偏北路径寒潮强度大于偏西路径,海气动量通量响应较偏西路径强约25%,热量通量强约50%.耦合风浪作用的模拟显示,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明显增大,对不同强度风浪,浪高增加1.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增大约2倍,热量通量增大10~ 160 W/m2;浪高减弱至0.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则减弱约40%,热量通量减小10~ 55 W/m2.冷锋及其驱动的风浪强烈影响区域海气通量时空特征.
推荐文章
南海海-气通量交换研究进展
南海
海-气通量
试验研究
船基系统海气通量测量方法研究
海气通量测量
直接协方差法
船体运动校正
南海区域海气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卫星遥感资料
南海
感热和潜热通量
ENSO冷暖事件期间海气潜热通量特征分析
ENSO
冷暖事件
海气潜热通量
东南太平洋异常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寒潮过程中风浪对黄海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中国黄海 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 寒潮过程 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1-553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95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603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春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49 572 13.0 22.0
2 王坚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47 247 9.0 13.0
6 史嘉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黄海
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
寒潮过程
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