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CT检查中非扫描区域敏感组织器官的防护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非扫描区域受到辐射的原因,针对受到辐射的原因逐一提出防护方案.结果 放射卫生管理方面应增强人员防护意识,规范机房内外环境,完善规章制度.使用先进技术进行操作扫描,防护方式分为体表屏蔽、源项屏蔽和体内屏蔽三种.体表屏蔽需要选择先进的屏蔽材料,使用大于0.5 mm铅当量的个人防护用品.源项屏蔽的方法在CT机架孔径正反两侧架设屏蔽,极大地降低了到达非扫描区域的漏射线和外散射线.体内屏蔽通过口服硫酸钡增加人体消化道内局部密度衰减体内的内散射线.源项屏蔽和体内屏蔽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结论 对于CT检查时非扫描部位敏感组织器官的防护应当以“重视操作和防护技术,加强放射卫生管理”的原则为指导;在CT操作方面,在满足影像质量的条件下,选择低剂量扫描方式.在防护技术方面,应依照“衰减漏射线,屏蔽散射线”的理念进行防护.
推荐文章
胸部X射线CT扫描中的放射防护最优化
X射线CT
胸部扫描
曝露量
CT剂量指数
CT值均匀性
CT值噪声
CT扫描优化因子
四维CT扫描参数和扫描模式对CT值的影响
四维CT
CT值
电影扫描
轴向扫描
螺旋扫描
相对电子密度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
多层螺旋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血管造影
低辐射剂量
CT扫描技术与放射防护研究
CT扫描
辐射
扫描参数
低剂量
敏感部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非扫描区域防护方法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辐射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CT 非受检部位 X射线 辐射防护 屏蔽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91/j.cnki.issn.1004-714x.2018.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彧 苏州大学医学部 140 571 11.0 14.0
2 唐波 6 13 3.0 3.0
6 陆晨昊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T
非受检部位
X射线
辐射防护
屏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辐射卫生
季刊
1004-714X
37-120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24-0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9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6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