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广泛适用,使得刑事案件明显区分为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和不认罪认罚案件,有效辩护的理念在这两类案件中均应得到贯彻.在不认罪认罚案件中,更为强调被告方辩护权的充分保障和充分行使,即辩护的“充分性”;律师的辩护应当以定罪量刑问题为主线展开,同时也需进行程序性辩护并承担对权利进行救济的职责;辩护的重心在审判阶段,辩护方式较为激烈.而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由于诉讼流程明显加快,辩护空间缩小,更为关注律师参与的实质效果,即辩护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律师在关键环节(如第一次讯问)、关键阶段(如审查起诉阶段)的参与,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真实性、明智性和合法性;辩护的重心前移至审前阶段,辩护方式较为温和.由此,传统的“一元辩护观”有待向“二元辩护观”转变.
推荐文章
域外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
刑事诉讼
启动程序
立法模式
德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评析
德国
大陆法系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
论刑罚轻缓化与刑事诉讼程序
刑罚
轻缓化
刑事诉讼
多元化
中外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比较
简易程序
概念
诉讼主体
审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有效辩护
来源期刊 法律适用 学科
关键词 认罪认罚 有效辩护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关于认罪从宽改革背景下的律师有效辩护的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秋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72 575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共引文献  (39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8(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0)
2019(2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20(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认罪认罚
有效辩护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适用
半月刊
1004-7884
11-3126/D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天成桥甲1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57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