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将研制的可电凝式吸引器头应用于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摘除手术中,探讨其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患者87例为常规组,手术中由2位手术医生配合完成神经内镜、负压吸引、电凝止血的操作.另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该手术患者91例为观察组,手术中使用可电凝式吸引器头,将负压吸引和电凝刀头合二为一,由主刀医生一只手扶住神经内镜,另一只手同时完成负压吸引、电凝止血的操作.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68.54±33.84)ml、(78.28±22.36)min,观察组分别为(27.63±19.68)ml、(55.42±26.52)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84、17.017,P<0.01).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摘除手术中,可电凝式吸引器头的使用能精准止血,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率.
推荐文章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神经内镜
单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30例
单侧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瘤
疗效
经单鼻孔鼻中隔黏膜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垂体肿瘤切除
单鼻孔
蝶窦入路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摘除手术中可电凝式吸引器头的研制与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可电凝式吸引器头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专利之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9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84 570 13.0 19.0
2 张军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手术室 54 527 12.0 20.0
3 苏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手术室 5 53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内镜
垂体瘤
可电凝式吸引器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旬刊
1672-7088
21-1501/R
大16开
大连市西岗区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
8-8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1
总下载数(次)
102
总被引数(次)
2540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