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肇凹陷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中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多数主量元素含量中等,与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UCC)相比,Fe2 O3、MgO、CaO、Na2O含量较低,而TiO2、Al2 O3、K2O、MnO含量均略高;样品中的相容元素(V、Cr、Co、Ni等)含量均低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和UCC;稀土元素总量为102×10-6~276×10-6,平均为188×10-6,与PAAS表现出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了相似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部分元素与SiO2负相关而与Al2O3正相关,说明大部分元素受到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石英与长石矿物对这些元素表现出一定的稀释效应.根据主元素物源判别方程图和Th-Hf-Co图投影及La/Hf、(Gd/ Yb)N值,扶杨油层物源主要来自后太古宙长英质火山岩,可能卷入了部分再循环沉积岩.通过一系列的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分析,表明扶杨油层沉积时以大陆岛弧环境为主.在对油层组进行了纵向古气候分析后,认为FI油层组沉积时处于一个构造活动强、干旱的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岩储层物性更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
推荐文章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榆树林油田
扶杨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隔层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油气成藏
葡萄花油层
姚家组
榆树林油田
松辽盆地
扶杨油层砂体综合预测技术
扶杨油层
继承性
砂体预测
含油富集区
优选开发区块
低渗透储层的微观特征对其宏观性质的影响规律——以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
低渗透
孔隙结构
微裂缝
特征结构参数
榆树林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扶杨油层 沉积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物源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69
页数 16页 分类号
字数 7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1-5717.2018.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斌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394 7624 45.0 63.0
7 林舸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9 1769 20.0 41.0
8 袁亚娟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5 8 2.0 2.0
13 施秋华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7)
共引文献  (362)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扶杨油层
沉积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物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