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喀斯特地区下垫面的特殊复杂性使得地表发生显著坡面径流需要达到更大的降水累积阈值,碳酸盐岩岩石成土速率的缓慢和空间异质性导致喀斯特地区的土壤存量被严重高估和均一化等,因此,传统经典的土壤侵蚀模型在喀斯特地区难以适用.本文依据喀斯特关键带岩性的差异,确定其有效降水侵蚀阈值,并对降雨侵蚀力进行重新测算;根据碳酸盐岩化学成分的差异,计算其成土速率并作为土壤允许流失量;通过地貌—水文分析法提取喀斯特洼地空间分布信息,对喀斯特关键带土壤侵蚀算法进行多次改进和创新.结果显示:①传统算法忽视了喀斯特关键带下垫面的特殊性,致使其平均降雨侵蚀力被高估47.35%,且喀斯特区域的平均降雨侵蚀力仅相当于非喀斯特区域的59.91%;②传统算法可能将一些无土或少土可流区计算为土壤的高侵蚀量区,而连续性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的土壤允许流失量仅分别为0.21 t ha-1 yr-1、1.2 t ha-1 yr1、2.89 t ha-1 yr-1;③传统算法通常将有坡度和耕作的洼地视为土壤侵蚀的高发区,但其实际应是地表侵蚀的沉积区,喀斯特洼地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与碳酸盐岩的分布区基本重合;④传统算法高估土壤侵蚀面积27.79%,土壤侵蚀量47.72%.总之,传统经典模型会大大高估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量,因此,应该建立一种精确适用的模型.另外,由于喀斯特地区的成土速率慢而土层薄、总量少,土壤允许流失量远低于非喀斯特区域侵蚀标准,应制定适用于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风险评价方法.
推荐文章
允许土壤流失量与合理土壤流失量
允许土壤流失量
缺陷
合理土壤流失量
基于源汇景观单元的流域土壤侵蚀风险格局识别
源汇景观单元
水文响应单元
土壤侵蚀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三峡库区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土壤侵蚀
石漠化
土壤漏失
西南喀斯特地区
不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植被类型
土壤侵蚀
氮素流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允许流失量和正负地形源汇理论的喀斯特关键带土壤侵蚀研究
来源期刊 地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喀斯特 降雨侵蚀力 土壤允许流失 洼地沉积 理论土壤侵蚀 实际土壤侵蚀 中国西南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气候变化与地表过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5-214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xb20181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0)
共引文献  (92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2(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喀斯特
降雨侵蚀力
土壤允许流失
洼地沉积
理论土壤侵蚀
实际土壤侵蚀
中国西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学报
月刊
0375-5444
11-1856/P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109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0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715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