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适合尾巨桉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整地方式,选择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不同整地方式(全垦、带垦和穴垦)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3a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尾巨桉人工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造林0.5年后,全垦处理下尾巨桉人工林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且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造林第1年,带垦处理的尾巨桉人工林生长量最优,表现为带垦>穴垦>全垦;造林第1.5~3年,生长状况最好的是穴垦处理下的尾巨桉人工林,表现为穴垦>带垦>全垦.不同整地方式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存在差异,其中穴垦和带垦处理在增加林下植被数量上均有较大优势.造林第1.5年和第3年,穴垦处理林下植被丰富度指数最高,带垦次之,全垦最差;而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群落盖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的是带垦,穴垦次之,全垦最差.因此,以生长量为主因子时,最好采用穴垦整地;以林下植被为主因子时,最好采用带垦整地.
推荐文章
连栽对尾巨桉短周期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尾巨桉
短周期
人工林
碳含量
碳贮量
连栽
闽南尾巨桉人工林叶片营养的DRIS诊断
尾巨桉
营养诊断
DRIS
图解法
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的数量分类
巨桉人工林
林下植被
TWINSPA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整地对尾巨桉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动态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尾巨桉 整地方式 林分生长 林下植被 植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4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62.2
字数 5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爱琴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3 783 15.0 25.0
2 于洋洋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 2 1.0 1.0
6 程飞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 4 1.0 1.0
10 廖博一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7)
共引文献  (48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尾巨桉
整地方式
林分生长
林下植被
植物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