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内外科住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2d内人院),并在入院2d内行DSA提示大脑前循环梗死的患者89例,根据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侧支循环评估系统对患者DSA影像的侧支循环进行分级并分组,0~1级侧支循环差的患者入组A组(30例),2级侧支循环中等患者入组B组(30例),3~4级侧支循环好的患者人组C组(29例);另连续收集同期行DSA提示颅内外血管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并采集研究对象人院2d内,第7、14、21天晨起空腹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 LISA)法检测血清中及Western Blot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Ang-1表达水平并进行各组间的比较. 结果 4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总体Ang-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交互效应F =277.597,P <0.01);对照组人院后不同时间点血清Ang-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52,P>0.05),而A、B、C组患者血清Ang-1水平在入院2d内表达水平最高,之后逐渐下降(F值分别为23.896、31.805、18.039,均P<0.01).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患者血清Ang-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B、C组血清Ang-1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且侧支循环越好,Ang-1的表达水平越高(均P<0.05).入院2d内对照组和A、B、C组患者PBMC Ang-1目的蛋白/内参的积分光密度值的比值(AR)分别为0.07 ±0.01、0.31 ±0.02、0.62±0.05、0.81 ±0.05,组间A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50,P<0.01);A、B、C组患者PBMC中Ang-1表达水平A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侧支循环越好,AR值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ng-1表达水平升高.侧支循环较好的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展过程中Ang-1表达水平更高,Ang-1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关.
推荐文章
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血管生成素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
卒中
侧支循环
综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临床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8-4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18.08.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阳俊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9 2.0 3.0
2 方丽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2 1.0 1.0
3 彭俊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 9 2.0 3.0
4 毛诗贤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内科 10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8)
共引文献  (431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生成素1
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