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中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能够定量化研究活有机体重要组成元素碳(C)、氮(N)、磷(P)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植物和生态系统养分供应与需求等方面的难题为解决生态系统养分供求与循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研究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厘清极端环境条件下荒漠植物在逆境适应与元素循环的反馈能力,对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中9种优势植物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细枝岩黄芪(Hedysarum scoparium)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茎、叶的C、N、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的C、N、P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18.96 mg·g-1、15.07 mg·g-1、1.10 mg·g-1,460.88 mg·g-1、12.99 mg·g-1、1.03 mg· g-1,435.07 mg·g-1、23.40 mg·g-1、1.18 mg·g-1.根、茎、叶的C∶N∶P化学计量比分别为381∶ 14∶1、447∶13∶1和369∶20∶1.表明其C的相对过量和P元素的限制性.②植物根部的C储备能力较弱,与其处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贫瘠,日照强,年降水量较低有关.③四合木的N:P (9.45)计量学较全球陆生植物(12.6)、中国陆生植物(16.3)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15.8)显著偏低,表现出我国特有孑遗珍稀植物四合木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独特性.④与已有的荒漠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相比,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N含量均显著偏高,茎和叶P含量显著偏低,根的P含量无显著差异.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使得荒漠植物在温度逆境、干旱胁迫、营养限制、物质代谢和辐射损伤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北荒漠区植物化学元素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限制性营养的判定与维护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推荐文章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生态脆弱区
生态化学计量学
环境变化
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系统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生态化学计量学
限制性养分
内稳性
C∶N∶P
青藏高原区域不同功能群植物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功能群
叶片N、P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气候因子
纬度
海拔
全球木本植物叶片硅钙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全球尺度
木本植物叶片
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9种典型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元素循环 荒漠植物 化学计量学 器官 C∶N∶P 内蒙古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1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6/j.azr.2018.01.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9)
共引文献  (1116)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7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1997(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6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04(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2)
2005(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6)
2006(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2)
2007(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08(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0)
200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10(13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23)
201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2)
2012(85)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77)
2013(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4(32)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5(2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元素循环
荒漠植物
化学计量学
器官
C∶N∶P
内蒙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