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蒙古东部突泉地区宝合屯侵入体出露于大兴安岭中段东坡,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年龄为145.9±3 Ma,形成于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该侵入体高硅(Si2O含量为69.62%~77.43%,平均值为74.14%),富碱(K2O+Na2O含量为6.93%~8.94%,平均含量为8.27%),富铝(Al2O3含量为12.27%~14.46%,平均值为13.35%),贫Ti、Fe、Mg,A/CNK值大于1.1,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Th、K、Hf、Rb,而亏损Ba、Nb、Ta、Sr、P、Ti,稀土元素富集LREE((La/Yb)N=2.2-13.8),并具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1~0.63).这些特征表明突泉盆地花岗斑岩为过铝质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位于造山期后区,说明该区花岗岩属造山后花岗岩类.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宝合屯花岗斑岩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的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推荐文章
内蒙古宝音图钼矿床花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岩成因
宝音图钼矿床
复式花岗岩体
陆壳熔融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铕异常
内蒙古
内蒙古赤峰北部晚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内蒙古赤峰地区
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内蒙古干劲山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干劲山地区
内蒙古
内蒙古苏左旗北部晚二叠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晚二叠世
大陆弧
内蒙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东部突泉地区宝合屯晚侏罗世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与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造山后 Ⅰ型花岗岩 蒙古-鄂霍次克洋 伸展构造 内蒙古东部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6,136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5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庆英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4 330 10.0 17.0
2 李世超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4 210 8.0 13.0
3 李湜先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1 1.0 1.0
4 邱士龙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3 1.0 1.0
5 郑泽宇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1 1.0 1.0
6 李子昊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31 2.0 5.0
7 田子龙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8)
共引文献  (922)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2(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3(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04(6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9)
2005(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6(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08(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9(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1(6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2(4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3(3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4(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花岗斑岩
造山后
Ⅰ型花岗岩
蒙古-鄂霍次克洋
伸展构造
内蒙古东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资源
双月刊
1671-1947
21-1458/P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