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提前预置硬膜外导管,根据产妇需要开始镇痛的个体化镇痛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这是一项标签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年龄18~35 岁,随机分为两组.个体化组产妇在产程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宫颈接近消失)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当产妇有镇痛需求且 NRS评分≥5 分时给予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在宫口开大 1 cm时行硬膜外镇痛.主要研究终点是分娩过程最严重疼痛 NRS 评分及分娩时 NRS 评分≥7 分产妇比例.结果 194例产妇完成研究,分娩过程中两组最严重疼痛程度 NRS评分[个体化组 9(8~10)分 vs 对照组 9(8~10)分,P=0.201]及分娩时 NRS评分≥7 分产妇比例[个体化组 94 例(96.9%)vs 对照组89 例(91.8%),P=0.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单胎、足月、头位且产科评估可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根据产妇需求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与传统的镇痛时机(宫口开放 1 cm)相当.
推荐文章
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的影响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分娩镇痛
剖宫产
自然分娩
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产程
剖宫产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护理干预
硬膜外阻滞麻醉
镇痛
分娩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个体化镇痛时机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麻醉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个体化镇痛时机 镇痛效果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89/jca.2018.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东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23 1210 19.0 29.0
2 李雪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 143 694 15.0 21.0
3 林增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7 30 3.0 5.0
4 周淑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 16 1.0 1.0
5 孙丙亮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麻醉科 1 1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硬膜外分娩镇痛
个体化镇痛时机
镇痛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月刊
1004-5805
32-1211/R
大16开
南京市紫竹林3号
28-3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9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1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