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潜在源分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等多种手段探讨2015年连云港市不同季节气流轨迹特征及PM2.5的潜在来源.结果显示,连云港气流轨迹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秋冬气流轨迹主要以西北气流为主,春夏季以东南和西南气流轨迹为主.连云港PM2.5输送方向则以西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和周边省市的近距离传输为主,相对清洁的轨迹主要受到海洋性气团的影响.潜在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沿西北和西南路径影响连云港PM2.5浓度.连云港春季潜在源区集中在江苏、山东全境、安徽、浙江、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河北西南地区,夏季潜在源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区域,秋季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区域及湖北中部区域,冬季集中在以山东为中心,包含河北、河南、安徽北部、江苏等在内的区域,以及上海、浙北及湖北东等多个地区.
推荐文章
大气细颗粒物与人体健康
大气颗粒物
癌症
心脏病
细胞毒物
大气中细颗粒物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
大气环境
细颗粒物
人体健康
性质
研究方法
寒地校园植物群落对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消减作用
PM2.5浓度
寒地校园
植物群落
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消减效果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传输对连云港城区细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青海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连云港 PM2.5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区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511
字数 3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秋月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37 392 11.0 19.0
2 姚宇坤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10 35 2.0 5.0
3 刘倩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15 50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27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云港
PM2.5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潜在源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环境
季刊
1007-2454
63-1024/X
大16开
青海省西宁市南山东路11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8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