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为揭示麦秸与豆科秸秆配合还田对黑垆土有机碳固持的影响,尝试引入了自然δ13C技术并结合双指数模型方法,选取常年种植玉米的C4土壤,设不添加秸秆(CK)、添加小麦秸秆(W)、添加秋豆秸秆(L)、小麦秋豆秸秆组合添加(W+L)4个处理,进行了80 d的恒温控湿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结束后,秸秆添加处理(W+L、L、W)显著提高了CO2累积释放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K高5.63、2.90、2.60倍和22.3%、10.7%和12.5%;W+L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分别比CK高39.5%和15.6%;同时W+L、L、W处理也提高了土壤惰性碳库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比CK高2.82、0.756、1.98倍和2.27、0.569、1.64倍.较W处理,W+L处理的CO2累积释放量、惰性碳库及其在土壤碳库所占比例和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熵均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84.4%、28.1%、23.9%、25.3%和14.5%;同时,W+L处理明显提高了碳库中来自秸秆的新碳含量(Cstraw)及其所占比例(f),分别比W高86.5%和79.8%,且两种秸秆组合的土壤累积矿化量、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都表现出"加和效应".综上,相比于禾本科作物秸秆单独还田,配施豆科绿肥秸秆会大幅提高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同时仍能形成更多来自秸秆的新碳和增加土壤碳库稳定性,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持,且两种秸秆组合的"加和效应"在土壤固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秸秆还田配施中微量元素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秸秆还田
中微量元素
土壤有机碳矿化
有机碳固持
新银合欢篱对紫色土坡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作用
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植物篱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商
呼吸强度
代谢商
土壤质量
玉米与蚕豆秸秆配施对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玉米秸秆
蚕豆秸秆
有机碳矿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矿质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与秋豆秸秆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秋豆秸秆 小麦秸秆 双指数模型 δ13C技术 土壤碳分配 有机碳固持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196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4/jaes.2018-007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0)
共引文献  (509)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1(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2(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4(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秋豆秸秆
小麦秸秆
双指数模型
δ13C技术
土壤碳分配
有机碳固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