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血清外泌体miR-451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水平及其在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6例DLBCL患者,56例健康对照者.收集新发DLBCL患者治疗前、化疗2~4疗程及化疗结束后血清样本,并同时收集健康人血液标本,提取血清中的外泌体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miR-451a的诊断效能,用各时点收集的血清样本动态分析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56例DLBCL患者与5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DLBCL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下降(P<0.000 1),在两组受试者间用miR-451a诊断DLBC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95%CI 0.645~0.816).在随访到的43例DLBCL患者中,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未获得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仍然低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P<0.05);化疗完成后在未缓解者与缓解者之间进行鉴别,血清miR-451a的AUC为0.867(95%CI0.728~0.951).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动态监测有助于DLBCL化疗过程中的疗效(是否缓解)判断.
推荐文章
microRNA-451在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microRNA-451
定量PCR
miR-23 a和MTSS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iR-23a和Mtss1
大B细胞淋巴瘤
表达
临床意义
不同分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IG-3的表达及意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P53可诱导基因3
免疫组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外泌体miR-451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外泌体 miR-451a 疗效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4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4 12 2.0 3.0
2 徐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14 28 3.0 4.0
3 徐才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19 11 2.0 3.0
4 景彩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4 13 2.0 3.0
5 曹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5 2 1.0 1.0
6 蒋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血液病学研究室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外泌体
miR-451a
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