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存在诸多困难.在本体论上,主要有自然的变异性以及大尺度的限制等原因,对此,采取的对策是:或者使用易于处理的生物或生态系统来阐明相关过程,或者选择那些同质性的或平衡的系统进行研究,或者模拟自然进行微宇宙实验.不过,所有这些对自然的简单化方面的选择或者对自然的简化模拟,目的是获得“可重复性”高的实验,虽然一时有效,但并非总是可行.在认识论上,生态学实验对象的复杂性、有机整体性、历史性决定了对它们的相关认识的正确性受到限制,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可重复”,为此,准确确定实验场所、清楚界定相关概念等就成为必需,由此能够达到生态学实验的正确性(实在性)与“可重复性”的双赢.在方法论上,不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缺乏相关的方法细节,是造成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困难的重要原因,鉴此,完善实验报告和评审体制、提供实验细节原始记录、执行严格的论文评审标准就成为必需.在价值论上,学术不端行为(如P值篡改、择优选择、结果已知之后假设等)成为实验“可重复”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杜绝.
推荐文章
可持续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复合生态系统
多尺度
宏观生态学
全球变化
从深层生态学看可持续植保理念
深层生态学
可持续植保
理念
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
景观实验
尺度
对比观测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
计算机模拟实验
实验模型系统
红壤生态学
红壤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
土壤学
生态学
红壤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期刊 科技导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可重复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智库观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8.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显静 11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学实验
可重复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导报
半月刊
1000-7857
11-1421/N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87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6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689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