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京下苇甸剖面张夏组作为华北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鲜有人对其中的鲕粒类型及其成岩作用进行细致研究.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察、实测,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XRD测试等技术,对下苇甸剖面张夏组的鲕粒类型进行总结,并对鲕粒白云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下苇甸张夏组鲕粒类型主要为放射鲕、同心放射鲕及单晶鲕/多晶鲕,还有少量同心鲕、复鲕及藻鲕;(2)鲕粒发生白云化,填隙物未见白云化,且放射圈层白云化程度高于同心圈层,并且放射圈层白云石颗粒围绕核心呈放射状分布,同心圈层围绕核心呈同心状分布;(3)鲕粒内部白云石颗粒多为中细晶,自形-半自形,回流渗透白云化是造成鲕粒白云化的主要成因,因此造成亮晶鲕粒石灰岩白云化程度高于灰泥鲕粒石灰岩.
推荐文章
北京下苇甸地区寒武系张夏组鲕粒滩成岩演化与勘探前景
下苇甸地区
张夏组
鲕粒滩
成岩作用
北京西山地区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张夏组鲕粒硅化成因探讨
鲕粒
硅化作用
张夏组
寒武系
下苇甸剖面
北京西山
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寒武系徐庄组鲕粒研究
鲕粒
徐庄组
微生物
水动力
古环境
北京西山
下苇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下苇甸剖面张夏组鲕粒特征及其白云化机制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鲕粒 张夏组 白云化 北京下苇甸 成岩作用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学与地层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6-773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34.41
字数 5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8.04.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4)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鲕粒
张夏组
白云化
北京下苇甸
成岩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