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通过对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系统总结,认为从岩体内部到外接触带,矿化样式以“脉-块体-层-脉”的内外多元结构模式产出:岩体内部Au-Fe(Cu)矿体呈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Au-Fe-Cu矿体以大透镜状、块体状在矽卡岩带中断续产出;外带Au-Fe、Pb-Ag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层间破碎带产出;远程带Au-Fe矿体呈小透镜状脉、平行脉沿断层破碎带陡倾斜产出.矿体对应的矿物组合、成矿元素和蚀变分带具有自高温到低温的分布规律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矽卡岩、晚矽卡岩、磁铁矿、石英硫化物以及碳酸盐五个热液阶段,各阶段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矿物包裹体、富含CO2三相包裹体等四类.成矿年龄为36.46 Ma 39.44 Ma,与石英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35.00 Ma-36.72 Ma基本一致.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0.7~2.2 km.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北衙组碳酸盐岩(T2b)+多期断裂构造系统(接触带构造、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不整合面构造)+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侵位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推荐文章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金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富碱斑岩
矿床成因
滇西北衙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年龄
成矿年龄
动力学背景
北衙
滇西
滇西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其两阶段成矿过程研究——以万硐山矿段为例
北衙铁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万硐山
滇西
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
地质学
矿床类型
结构模型
北衙金矿
滇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来源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北衙金多金属矿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滇西北地区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618.51|P613
字数 15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3/j.issn.1001-1412.2018.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长青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54 2362 21.0 48.0
2 王利东 4 15 3.0 3.0
3 周云满 17 168 8.0 12.0
4 和中华 6 66 5.0 6.0
5 刘博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9)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1(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2(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3(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4(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5(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6(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7(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衙金多金属矿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滇西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找矿论丛
季刊
1001-1412
12-1131/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