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紫外线照射引发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光接枝共聚到涤纶针织物和机织物表面,并对两种接枝织物的微观结构与水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单体GMA含量的增加,接枝率增加,随着光敏剂、交联剂含量增加及光照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针织物的扁平和变形纤维及织物表面的毛羽效果有利于GMA的吸附和接枝聚合,而机织物的圆形、刚性纤维及紧密堆积结构不利于GMA的吸附和接枝聚合;GMA质量分数为36%时,涤纶针织物的接枝率达83.7%,接枝后针织物的水接触角从125.3°降至77.2°;涤纶织物的纤维形态和纱线的结构决定单体的吸附和接枝效果.
推荐文章
涤纶织物碱减量改性工艺及其染色性能
涤纶织物
碱减量
改性
上染率
正交试验
涤纶织物纳米碳化锆粉体的表面改性
纳米碳化锆粉体
涤纶织物
偶联剂KH560
静电纺丝法对涤纶织物的单面亲水改性
聚乙烯醇
海藻酸钠
改性涤纶纤维
静电纺丝
亲水性
透气性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MA光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来源期刊 合成纤维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涤纶织物 接枝 润湿性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42+.21
字数 6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041.2018.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新生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82 535 11.0 20.0
3 石小丽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3 100 6.0 8.0
7 刘斌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14 26 3.0 4.0
10 吕康孝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涤纶织物
接枝
润湿性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纤维工业
双月刊
1001-0041
43-1139/TQ
大16开
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42-2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9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