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高炉余热驱动鼓风除湿的再生部分进行了试验研究.针对某地全年不同气候条件,对采用LiCl溶液脱湿鼓风进行了理论分析和1:200的模化试验研究,来验证利用余热驱动液体除湿中再生部分的规律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再生效果与溶液液气比、温度、浓度有关.液体除湿再生时存在最佳液气比,液气质量比在1.25时效率可达60.65%;再生过程中,溶液温度越高,再生效果越好;浓度越低,再生效果越好.溶液喷淋温度由62.2℃升至80.1℃,质交换效率由59.32%升高至71.35%,但从75.7℃升高至80.1℃,质交换效率仅增加0.95%.全年运行时,浓度保持40%不变,除湿采用冷却塔冷却,再生采用70℃溶液喷淋,改变进口势差对该地全年进行模拟.运行时系统中除湿量等于再生量,再生过程可调性强,对热源温度波动不敏感,操作方便,系统稳定.
推荐文章
钢铁企业高炉鼓风系统的节能技术与运用
高炉鼓风机站
节能
余热回收
篦冷机循环鼓风技术在水泥窑余热发电中的应用
篦冷机循环鼓风技术
水泥窑
余热发电
基于分布式能源低温余热利用的膜式液体除湿技术研究
分布式能源
低温余热
膜式液体除湿
能源消费
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分析与思考
冲渣水
余热利用
规划设计
效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炉余热驱动鼓风除湿技术再生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流体机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炉鼓风除湿 液体除湿 余热驱动再生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制冷空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37|TB65
字数 3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29.2018.09.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建华 178 680 12.0 15.0
3 张良 103 376 9.0 13.0
6 李阳阳 3 1 1.0 1.0
7 张嘉文 8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炉鼓风除湿
液体除湿
余热驱动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流体机械
月刊
1005-0329
34-1144/TH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西配楼
26-129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5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