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浮选药剂浮选低阶煤时出现的捕收能力差、药剂消耗高的缺点,采用无催化氧化的方式制备了氧化煤油捕收剂,对煤油难以浮选的鄂尔多斯葫芦素煤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煤油用量2 000 g/t,仲辛醇用量100 g/t时,可燃体回收率达90.62%,精煤灰分为11.89%;作为复合型浮选剂单独使用,其用量在1 500 g/t时,可燃体回收率达81.02%,精煤灰分为7.72%,浮选效果良好.按照官能团种类将氧化煤油分离成4种:非极性烃类组分、极性非酸类(羟基、羰基)组分、游离酸(羧基)组分和结合酸(酯水解酸)组分,并通过红外光谱手段对氧化煤油及各分离组分的主要官能团种类进行测定,发现氧化煤油中各可测分离组分的浮选性能从大到小依次为游离酸组分>极性非酸类组分>非极性烃类组分,结合酸组分须进一步验证.
推荐文章
采用浮选柱-压滤工艺从煤泥中浮选精煤
煤泥
浮选柱-压滤工艺
精煤
尾煤
煤泥浮选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STD总线
煤泥浮选
智能控制
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及泡沫状态的识别
浮选泡沫
纹理
特征参数
模式识别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催化氧化煤油对低阶煤泥的浮选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浮选 低阶煤 氧化煤油 复合型浮选剂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煤炭加工与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D94
字数 62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9/j.cnki.cst.2018.08.0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民强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111 668 15.0 21.0
2 樊金串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9 219 9.0 14.0
3 杨向丰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浮选
低阶煤
氧化煤油
复合型浮选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科学技术
月刊
0253-2336
11-2402/TD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80-337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1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1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