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新发侧凸畸形(emerging scoliosis,ES)的临床特征以及处理策略.方法:2008年1月~2017年1月,168例单发半椎体畸形的患者在我科接受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2例发生ES.ES诊断标准:①新发弯Cobb角较术前同节段Cobb角进展≥20°;②同时新发弯主弯顶椎距离融合节段端椎的节段≥2(近端融合椎以上或远端融合椎以下);③排除半椎体切除不完全、融合内固定失败等因素.男4例,女8例;年龄11.8±3.2岁(5~15岁,其中10岁以下2例,10~15岁10例),融合节段数为2.7±1.0节(2~5节),随访34.0±10.0个月(18~50个月).收集并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资料,对比分析患者主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新发侧凸Cobb角、节段后凸角度、术后融合交界区后凸角度等指标.结果:12例ES患者术前半椎体所在节段为胸腰段8例,胸段4例.经初次手术,患者半椎体节段侧凸Cobb角由术前36.1°±14.4°(21.8°~69.0°)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的8.9°±8.5°(0°~19.5°)(P=0.000),平均矫正率为75.3%;节段后凸角从术前25.9°±12.8°(15.5°~40.2°)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9.5°±4.3°(4.0°~14.7°)(P=0.014).术后ES出现时间:术后3个月5例,6个月7例.7例患者术后ES的节段与术前代偿弯节段一致.5例患者接受观察,其中1例ES进展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其他4例患者平均随访至术后25个月(18~36个月),ES角度无明显进展(平均25°→32°);7例患者接受支具治疗,其中4例支具治疗效果满意,支具治疗后平均随访36个月(24~42个月),ES角度有所改善(平均34°→23°).4例患者在观察或支具治疗失败后(ES角度>45°且发展为结构弯),接受翻修手术治疗,翻修术后随访平均22.5个月(12~36个月),ES角度由平均52°(45°~64.2°)矫正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0°~25°),且均未出现其他继发畸形.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后ES的发生率约为7%,胸腰段半椎体(T11~L1)及初次手术患者年龄偏大(青春期)为其可能风险因素,其发生和进展较为迅速(3~6个月内),针对该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应采用“观察—支具—手术”的阶梯性治疗策略.
推荐文章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半椎体切除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半椎体畸形
效果
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切除术
松解截骨矫形术
儿童
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半椎体切除术
内固定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后新发侧凸畸形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 新发侧凸畸形 半椎体切除术 并发症 短节段融合术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5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682.1|R687.3
字数 6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18.07.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跃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84 1518 19.0 27.0
2 刘立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43 641 14.0 20.0
3 杨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44 267 10.0 15.0
4 王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46 364 10.0 17.0
5 周忠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0 41 5.0 6.0
6 周春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31 39 4.0 5.0
7 汪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6 28 3.0 4.0
8 丰干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7 60 4.0 7.0
9 修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7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椎体
新发侧凸畸形
半椎体切除术
并发症
短节段融合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