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厘清大都市区概念开始,分析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统计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统计标准的演变特征,进而反观我国建立大都市区统计制度的可行性,结合我国大都市区发展的特殊制度背景,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认为,建立大都市区统计制度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开展大都市区治理的重要依托.从其统计标准来看,密切的通勤联系是划分大都市区的核心指标.反观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形态发育较晚,其背后面临行政区划空间尺度、城市行政层级以及政府职能的制度差异,而这一制度特殊性也强化了建立我国大都市区统计制度的迫切性.当下我国面临大都市区统计制度的空白,应当及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背景,建立适应于我国城市体制的大都市区统计制度,从而为大都市区空间治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区域协同视角下 大都市区交通枢纽发展策略
区域协同
交通枢纽
公铁水联运
大都市区
国际大都市低碳发展策略对上海的启示
国际大都市
低碳发展策略
大都市边缘区休闲农业发展内涵模式及其策略研究
大都市边缘区
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外大都市区统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期刊 上海城市规划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大都市区 统计制度 统计标准
年,卷(期) 2018,(z1) 所属期刊栏目 规划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81
字数 9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栋艳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2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都市区
统计制度
统计标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城市规划
双月刊
1673-8985
31-1706/TU
16开
上海市铜仁路331号711室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0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