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研究了采用气-固充氢充电方式和电化学充电的纳米镍一体式燃料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气-固充氢方式的电池以0.008 mA/cm2进行恒流放电,放电比容量为47 mA·h/g.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充氢态的M-URFC的微观反应过程,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在0.75 V出现Pt/Ir合金催化氧还原反应峰.通过充氢态的M-URFC的放电曲线、线性扫描伏安曲线以及阻抗谱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证明了贮氢合金中的氢与氧气结合发生了电化学反应.
推荐文章
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性能
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
反应条件
FC/WE双模式工作
性能
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双效氧电极催化剂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
双效电催化剂
Pt/IrO2复合催化剂
新型纳米复合电池材料的组织及其电化学性能
铁氰化钴
石墨烯
纳米复合物
电池
纳米氢氧化镍掺杂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纳米
氢氧化镍
电极材料
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镍一体式燃料电池体系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 镍粉 贮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044
字数 2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42/j.cnki.51-1747/tn.2018.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义超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18 13 2.0 2.0
2 廖婷婷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2 2 1.0 1.0
3 鲜勇 成都工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9 3 1.0 1.0
4 张渝彬 成都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
镍粉
贮氢合金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季刊
1008-5440
51-1747/TN
大16开
成都市花牌坊街2号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