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结合临床经验应用有限元方法探讨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逆移位手法复位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CT影像及骨骼韧带等组织解剖特点、材料参数,构建国人年轻男性筋骨完整的正常踝关节模型;根据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的相关特点,在恰当的位置进行截骨造模,建立筋骨结构完整的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骨折模型上进行逆移位手法复位力学加载.结果 通过位移加载,所建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有效的复位.结论 通过对逆移位手法复位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逆移位手法复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及科学性.
推荐文章
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旋后外旋型
三踝
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旋压成形有限元分析中旋轮被动转动问题的研究
旋压
摩擦
有限元
动态边界条件
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踝损伤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同进钉点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进钉点
外侧壁破裂
股骨转子间骨折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旋前-外旋型三踝骨折逆移位手法复位有限元分析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旋前-外旋型 三踝骨折 逆移位手法复位 有限元分析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6/j.1004-7220.2018.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成永忠 42 290 11.0 16.0
2 程灏 38 132 6.0 10.0
3 冯敏山 58 345 11.0 18.0
4 蔡静怡 33 255 8.0 14.0
5 刘广伟 6 7 1.0 2.0
6 贺达 4 9 3.0 3.0
7 张琪 3 5 2.0 2.0
8 祝建飞 5 7 2.0 2.0
9 邱鹏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前-外旋型
三踝骨折
逆移位手法复位
有限元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