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古建木结构在实际监测中因监测内容较多而造成系统臃肿、传感器通道数量过多和数据集成繁琐等问题,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古建木结构梁柱变形监测策略.首先以共轭梁理论和空间几何关系为理论基础,在分析榫卯节点特性和柱脚平摆浮搁式特点基础上推导出结构应变分布信息分别和梁挠度和柱倾角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采用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对所提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传感器布设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单榀木框架静力试验和单柱倾覆试验验证所提监测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古建木梁挠度监测技术适用于跨高比20以上的木梁;基于本文布设策略的古建木结构变形监测技术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和适用性.
推荐文章
基于传感光纤技术的堤坝分布式变形监测
堤坝
二维变形
分布式传感光纤
测量精度
地面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模型试验研究
地面变形
分布式监测
感测光纤
模型试验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
巷道顶板监测
顶板变形
分布式光纤技术
光纤应变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钢绞线光纤
聚乙烯管道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试验研究
聚乙烯管道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
分布式光纤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古建木结构变形监测策略
来源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古建木结构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变形监测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3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66.2
字数 46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31/issn.1000-2243.163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绍飞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2 345 10.0 16.0
2 吴铭昊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 22 2.0 4.0
3 唐伟杰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22 2.0 4.0
4 沈圣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建木结构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变形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243
35-1117/N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
34-27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46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