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菌根真菌在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全球氮沉降的背景下,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改变将深刻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外生菌根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内生菌根树种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0~10 cm和10~20 cm土壤层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其对6年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红松和水曲柳菌根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组成.常见属主要有微皮伞属(Marasmiellus)、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蜡壳菌属(Sebacina)、小菇属(Mycena)和乳菇属(Lactarius)等;优势属包括粒毛盘菌属(Lachnum)、红菇属(Russula)、乳牛肝菌属(Suillus).经过6年施N,0~10 cm土壤层红松(121 vs.96)和水曲柳(190 vs.130)菌根真菌属的数量明显降低;0~10 cm 和10~20 cm 土壤层水曲柳菌根真菌多样性显著提高,Shannon、Observed-species 和PD-whole-tree指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4、1.6、2.5倍(0~10 cm)和1.6、1.4、1.7倍(10~20 cm);而施N只提高了10~20 cm土壤层红松菌根真菌多样性,各指数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5、1.4和1.4倍.因此,6年模拟N沉降增加显著改变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红松和水曲柳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并且不同土壤层次水曲柳和红松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全球 N 沉降增加背景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和准确预测温带森林树种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生态功能的变化特征.
推荐文章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大型真菌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季节相关性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黏菌生态多样性
黏菌
基物
植物群落
环境因子
长白山水曲柳种群动态
水曲柳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静态生命表
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苔原带
长白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模拟氮沉降增加对长白山红松和水曲柳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水曲柳 红松 菌根真菌 物种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43.2|X17
字数 69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伟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65 755 12.0 26.0
2 王存国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6 31 4.0 5.0
3 耿珍珍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 9 1.0 3.0
4 陈朝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 7 1.0 1.0
5 李晴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8 1.0 2.0
6 杨颜熙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4 15 3.0 3.0
7 申思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 7 1.0 1.0
8 金大明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4)
共引文献  (163)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曲柳
红松
菌根真菌
物种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